刚刚掀起一场红毯外交,莫迪挥手送别王毅,话音未落就掉头朝着美国示好。本以为能换来一声“好兄弟”的安慰财富之家配资平台,没想到迎面却撞上了美国财长贝森特的当头一棒。前脚刚铺好通往北京的红地毯,后脚就被华盛顿扔来一纸“罚单”。印度左右腾挪的战略算盘,这回似乎打错了节奏。
一边握手北京,一边低头华盛顿,印度这盘棋下得太急了
8月中旬,王毅访印,规格可谓“破格”。不仅与印度外长苏杰生、国家安全顾问多瓦尔展开长谈,莫迪本人也罕见打破惯例,亲自接见。这一举动,不仅是对中国的信号,更是对美国的一次“外交暗示”——印度不是非你不可,咱还有别的选项。
中印之间一口气谈出10点边界共识,还恢复了直航航班,莫迪甚至高调宣布将赴华出席上合峰会。这一系列操作,明摆着是要在中美之间找个平衡点,为自己多留一手。
但刚送走王毅不到两天,印度就按耐不住了。先是主动暂停对美国棉花的11%进口关税,再是递交60类商品的关税豁免清单,外加一份页岩气和军购的大礼包,试图重启与美方的贸易谈判。说白了,就是希望通过“买买买”来换个好脸色。
问题是,美国这边根本不给这个面子。印度的算盘打得精,想靠一边亲中一边讨好美国来左右逢源,可特朗普政府根本不吃这一套。贝森特在公开采访中直接点名批评印度,“从俄罗斯进口原油的比例,从1%飙升到42%,还转手加工卖出,净赚160亿美元”,这在他眼里就是“不可接受的套利行为”。
更扎心的是,美方还当众揭穿了印度的“双标”:中国进口俄油只增了3%,印度却翻了几十倍,结果偏偏对印度加征关税,对中国则保持谈判窗口。这种差别待遇,让印度政府在国内也很难下台。
想跟美国搞好关系?先把这记税锤扛过去再说
美国的回应从来都不拖泥带水。自8月1日起,对印度商品加征25%的惩罚性关税,叠加本身的基准税率后,等于直接把税负抬到了50%。某些行业,像服装,税率甚至高达60%。这不是谈判,这是直接给你开了一张“罚单”。
后果立竿见影。印度每年对美出口125亿美元的商品首当其冲,塔塔汽车的股价应声暴跌8%,马鲁蒂铃木直接裁员3000人。一边是产业链断裂,一边是就业危机,印度的制造业本就捉襟见肘,这一下更是雪上加霜。
而贝森特的“臭骂”也不只是发泄情绪。他清楚地指出,美方的诉求不仅是经济上的,更是政治上的:要求印度在战略上对美国“马首是瞻”,别再搞什么俄油“套利”,别再对中国摇摆不定,更别指望还能用“多边外交”来糊弄过去。
美国甚至在地缘上也下了狠手:一边跟巴基斯坦达成石油勘探协议,一边降低对巴关税,直接戳中印度最敏感的“巴铁神经”。这招落井下石,让印度外交团队连夜加班,仍旧难掩被动。
两边都想讨好,结果两头都挨打,印度这次真是骑虎难下
印度的困境,不只是外交失误,更在于国内政治和经济的双重压力。制造业占GDP不到20%,外资又连年下降,根本承接不了中美脱钩后转移的产业链。这就像一个容量不足的水桶,却非要接住滔滔洪水,最后只能是四处漏水。
而民众对美国的“双标”愈发不满,却没看到政府有任何有力反击。外交官在社交媒体上被网暴成“卖国贼”,莫迪政府却顾左右而言他。更惨的是,5月印巴空战中损失6架战机,其中3架还是法国进口的阵风机型。这场军事冒险,不仅没刷到“强人”光环,反而让莫迪的形象严重受损,反对党趁机发难,指责政府隐瞒军情,公信力一落千丈。
在这么一个内忧外患的局面下,印度想“向东看”,重新靠近金砖国家。卢拉呼吁中印巴联手反制美国关税,印度也开始考虑放开中企持股上限,扩大农产品出口到中国。但问题是,一边还坚持用卢比买俄油,一边又想让俄罗斯继续卖武器,结果俄罗斯也看穿了这套操作,开始转向中国市场,削减对印军售份额。
印度原本想在中美之间左右逢源,结果却变成了两边都不讨好。想靠美国,得牺牲对俄合作;想靠中国,又怕得罪华盛顿。这种战略摇摆,最终的代价就是——空间越来越小,选择越来越少。
结语:棋盘太大,步子太快,印度该考虑怎么稳住脚了
莫迪政府这几步棋想走得漂亮,却忽略了一个现实:不是每一次示好都能换来善意,也不是每一次“务实”都能两头得利。这一次,印度试图扮演左右逢源的“中间力量”,却没料到在大国博弈中,模糊的立场反而最先被清算。
王毅走了,贝森特骂了,莫迪该静下来想想,下棋不怕慢,就怕看不清局势。下一步,是继续摇摆,还是稳住战略重心?是做“调和者”,还是被挤出桌面?答案,时间不会等他太久。
参考资料:
眼看中印站在一起,美财长赶忙说中国好话:印度无法相提并论
2025-08-20 搜狐网财富之家配资平台
益丰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